自媒体平台上这些文章都差不多,标题都特别的雷人,内容则大同小异,都是说皖南新四军三个纵队九千多人,唯独傅秋涛率一千多人(也有说两千多人的)成建制突围如何如何。而且很多文章将一纵队之所以能够成功突围归结为:1、电台坏了,不受军部的指挥可以自由行动;2、得到了青帮的大力协助,说如果没有青帮的协助那一千多人就突不出来。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总结归纳出来的。
我又要抬杠了:第一纵队成功突围的,是成建制的一千多人吗?
皖南突围人员主要都集中在江北的无为,有些文章则说傅秋涛率领的第一纵队也是成建制突围过江到的无为。
来来,跟我一起,看看皖南突围人员在无为的统计情况。
1941年2月14日,负责在江北无为收容皖南突围人员的曾希圣、孙仲德致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和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关于收容情况的电报称,截止到当日,“收容到皖南部队共有578人,长短枪356支,轻机枪20支。”
当然,这并非全部突围人员,因为在这之后,仍然有零散突围人员陆续渡江抵江北。比如第一纵队新一团团长张铚秀,就是在与纵队主力走散后,沿铜山、小河口、顺安、团洲一线,经过艰苦转战,于2月中旬才率仅余的数十人渡江到无为的。再比如打散后和项英、周子昆一起活动的军作战科长李志高、第二纵队参谋长谢忠良等70余人,则是在项、周被害后的4月10日,才突围到江北的。
到这年的5月,皖南部队突围抵达江北无为的总共700多人,全部是化整为零分批突围的。其中最大的一股是第二纵队(新二支队)新三团二营营长巫希权和一营副营长张玉辉等率领的近200人,其次是第二纵队政委黄火星和特务团团长刘别生等率领的近100人,其他就都在百人以下了,从六七十人一股到三五人一股都有。
注意了,在这700多突围过江的人里,属于傅秋涛第一纵队的,就是张铚秀带过来的数十人,另有与部队失散后主动靠拢第二纵队的老一团二营营长李元。
以上数据,在负责收容皖南突围人员的曾希圣的回忆录里、在七师的师史里都写得清清楚楚。
说到这我想问问那些说第一纵队成建制突围到无为的历史创作家们:傅秋涛那一千多人在哪儿?
自媒体作者的智商等级也是不一样的,还是有人说,傅秋涛第一纵队几千人成建制突围不是到的无为,而是到的苏南。
突围到苏南这话没错,必须大大给赞。但第一纵队突围到苏南的是成建制的一千多人或两千多人吗?
来来我们再看看第一纵队突围的亲历者是怎么说的:
其一,看看傅秋涛的回忆是怎么说的:“我们这一部分部队,在向宣城方面突围前进中,敌军已在宣城附近山地与平原之间,设置了几道封锁线……我们即绕道向孙家埠渡河,突破了他们的封锁线,过了宣城,进入当涂县境。”“我们依靠当地民众帮助,用小船分批渡过了封锁线,到了溧水,渡过溧水到了溧阳,找到我江南部队。”
傅司令员的回忆,请注意两点:第一,纵队突围是经宣城、当涂转向东行到的苏南;第二,他并没有说在他率领下突围成功的有一千多人或两千多人。
1941年,就在傅秋涛成功突围到第六师驻地后不久,记者顾克如采访了他,后整理写成《傅秋涛谈新一支队皖南突围》一文,和傅秋涛回忆录中的说法一模一样,不曾有一句一字说到过突出重围的有一千多人或两千多人。
其二,看看江渭清的回忆是怎么说的:江渭清是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多数情况下是和司令员兼政委傅秋涛在一起行动的。他回忆说,到了10日,“两批突围队伍加起来有几百人。”“我们突围出来的几百人,后来到了泾县、宁国、旌德山区一带。”
因考虑几百人的目标也还是太大,于是又决定进一步分散,由傅带领10多人,江带领50多人分头行动。“分头出发后,曾遭遇国民党部队出动的四个团‘清剿’ , 把大家冲散了。后来得知傅秋涛带的那一摊,已突围到了苏南。我也决定率部突围到天目山。沿天目山麓向北再向东,在扶风桥找到了第十六旅。同我们一起突围到扶风桥的共有 30 多人。”
江主任的回忆,也请注意两点:第一,傅秋涛率部分人员突围到了苏南,江渭清带领30多人几经辗转最后也突围到了苏南;第二,仍然没有说在他们率领下突围成功的有一千多人或两千多人,倒是说了江与傅分别突围时,江带了50多人,傅带了10多人。
其三,看看张祖池的回忆是怎么说的:张祖池在皖南事变中,是第一纵队的机要员,突围战斗中,一直跟随在纵队领导身边。“九日凌晨,司令部又连着几次发电请示军部下一步怎么办。直到中午才与军部联系上。回电很简单,要我们牵制四个师的敌军兵力,使军部(随二纵行动)和第三纵队顺利突围,在万一情况下,独立自主,到达苏南。”
傅、江分头突围后,张跟着江渭清一路。1941年农历春节刚过,在又一次走散后,“江主任马上派人出去找失散的同志,找回了几个,这样我们有了二十几个人。其中有江渭清、熊应堂、吴泳湘、肖怀希和他们的警卫员等,”第二天,江渭清将这二十多人编了两个班,“第一班由特务营长饶惠潭负责,第二班由老一团主任肖怀希负责……”
财通恒利纯债为债券型-长债基金,根据最新一期基金季报显示,该基金资产配置:无股票类资产,债券占净值比114.69%,现金占净值比0.12%。
大约是2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在竹簧桥北边三十里左右的地方找到了我苏南根据地溧水县的县长许维新……许县长告诉我们,傅秋涛司令员已在半个月前带了八个人到了十六旅旅部,现在太滆地区……在许县长的安排下,我们在宜兴地区找到了十六旅旅部……”
张祖池的回忆较为具体,信息量也大,请注意四点:第一,第一纵队始终积极主动地与军部保持联系,接受指挥;第二,向东突围,向苏南我军靠拢,是军部指示的方向,遇特殊情况独立自主临机决断,亦是军部赋予的权力(这也是我军的传统);第三,他随江主任一行共二十多人突围到了苏南;第四,从许维新县长的口中,得知傅司令员带领八个人成功突围,会合于十六旅旅部。
以上三个亲历者的回忆,除了江与张在最后突围的人数上略有出入外(未必有出入,因二人述及人数的时间节点不一样),几乎完全一致,即,第一,他们突围的终点,不是无为,而是苏南;第二,成功突围的总共只有几十个人,而不是一千多人或两千多人。
我很想找到支持第一纵队一千多人成建制突围这一说法的依据,但我找不到。谁有本事就把它贴上来。
话已至此我就明说了吧,所有那些大V小V发表的皖南事变中唯一上千人成建制突围的文章,无一不是抄来洗去,再加以个人的主观臆造而成。至于说什么与军部失联后自由行动才得以突围成功,说什么多亏了青帮出手相助才得以突围成功,更是主次颠倒,胡说八道!
那么,傅秋涛率一千多人成功突围的说法最早出自哪里呢?可能出自1980年出版的《中国革命史讲义》。该书第536页,在说到皖南事变时,有这么一句:“除傅秋涛率后续部队千余人突围渡江到无为一带以外,其余大部壮烈牺牲”。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大概因为皖南突围的官兵全部集中在第七师,而第七师又组建于无为,代师长又是傅秋涛,所以编者误认为七师那一千多人都是由傅秋涛突围带过来的了。
《中国革命史讲义》是使用了好多年的大学教科书,它的影响有多大、造成的讹传有多广就可想而知了。
我觉得吧,对于教科书中错误的说法,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不在这里,不知其错,而在文章中又绕不开这个话题时,原封不动按照教科书上的字句引用,一笔带过,这情有可原。但是,在书中几十个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演义出有鼻子有眼几千字的细节出来,作为一个说书的,这样做允不允许我不知道炒股配资合法网站,但作为一个治史者,这样做不行,太下作,太卑鄙,道德不允许。甭管你是专业治史还是业余治史,都不行。